咨询热线:17736920826

行业新闻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如何建成的

本站     2021/8/30 9:59:02    


在雪域高原各族群众喜迎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西藏首府拉萨通往藏北高原的第一条高速公路G6京藏高速公路西藏那曲至拉萨段(简称那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这条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新天路,载着世界屋脊波澜壮阔的发展故事抵达今天、带着雪域高原各族百姓的美好期盼奔向未来。

高速出行 藏北高原新天路

“那拉高速公路通车后,我当天就能赶到拉萨贡嘎机场坐飞机出差。”在那曲市政府部门工作的一位公职人员终于盼到了这条路的开通。不仅公务出行更快捷,那曲市百姓想坐飞机到全国各地办事或旅游,也不必提前一天到机场附近住宿了。

那拉高速公路蜿蜒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藏北高原,是青藏线上一条全新的景观大道,通车后将拉萨市与那曲市之间的车程由过去6个多小时缩短至现在的3个小时。

从那曲出发到拉萨,沿路可以欣赏到藏北高原独特而壮美的风景,“神山”桑登岗桑山、念青唐古拉山圣洁的雪峰在云光明灭中气象万千;公路两侧辽阔的草原和湿地上成群的牛羊悠闲地漫步,曲曲弯弯的河流、大大小小的湖泊映照着蓝天白云,令人心旷神怡;圣湖纳木措则像“遗落人间的宝石”静静地镶嵌在拉萨西北角,等待取道那拉高速公路的人们前来欣赏她的绝世姿容。

许多沿青藏大通道进出过西藏的游客,经历过109国道风雪中的艰辛难行,当听说那拉高速公路开通,都期盼着能开车自驾体验飞驰在海拔4000多米高原上观赏美景的新感受。而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下也修建了功能齐全的观景台,方便过往司乘停车、观景、休闲。这条路必将促进拉萨市和那曲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为沿线地区带来更多区内外的自驾游客,使“拉萨—那曲—青海草原风光旅游线”更具吸引力。

再将目光锁定那曲市。这里位于西藏北部的青藏高原腹地,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进出西藏的重要节点和大通道枢纽,交通地位十分重要。那拉高速公路的通车将藏北草原同拉萨、西藏东南地区以及祖国各地的时空距离骤然拉近了一大步,青藏通道上有了一条意义非凡的高速公路。

在过去几十年里,109国道青藏公路一直是祖国各地通往西藏的经济主干线和国防大通道,担负着进出西藏90%以上的货运量,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条通道承载的运输压力越来越大。那拉高速公路通车后,使青藏通道那拉段实现了国道、铁路、高速公路并行运营。

据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那拉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G6京藏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运输部和西藏自治区“十三五”公路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青藏大通道扩容升级的重大工程,是西藏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设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国家和西藏公路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那拉高速公路的全线通车显著提升了青藏大通道的通行能力和安全保障、运输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西藏特别是藏北地区资源开发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西藏实现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十四五”期,西藏还将推进启动G6京藏高速公路格尔木至那曲试验段的建设,青藏公路有望全线升级为高速通道,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科学设计 生态环保新实践

穿行于秀丽而壮美的山河之间,那拉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贯彻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工程建设者以极大的智慧呵护着沿线每一寸土地,保护着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

那拉高速公路那曲至羊八井段(简称那羊段)建设项目指挥长旺杰次仁介绍,这条公路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充分考虑了高原生态的脆弱性及保护的重要性,全线的环保投入超过4亿元。

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植被的根系很浅,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生机。今年6月,记者前往那拉高速公路建设工地采访时,却看到沿路的边坡上绿草茵茵,部分路段边坡上的小灌木、油菜花生机勃勃,显然是人工种植的,几辆洒水车正为花草浇水。


技术人员陈永丰介绍了建设者如何精心呵护那拉高速公路沿线植被。2018年夏天,施工单位对从沿线草原上取下的草皮进行就地堆放,并覆盖遮阳网,定时浇水养护。2019年下半年,再将这些原生草皮复植到建好的公路边坡上,复植成活率超过八成,几段试验路段的边坡上还引进了适合高原的花草,补种到复植的原生草皮上进行养护,也基本上存活下来。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建设单位掌握了成套的高原植被生态保护技术,这些技术有望在今后的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中广泛推广应用。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见到沿线牧民赶着牛羊从公路下的通道穿行而过,公路不远处的草原上时常还能看到成群的野驴和藏羚羊。据介绍,那拉高速公路共设计了245道涵洞可供牲畜和野生动物通过,使沿线牧业完全不受工程建设影响,且野生动物的迁徙和活动也保持着原有的规律。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条公路的许多路段地处开阔平坦地区,但桥梁数量却不少。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那拉高速公路全线共有桥梁189座,部分桥梁采用的是大跨度连续主梁设计,虽然桥梁的建设成本较高,却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降低对草原、湿地、冻土层的影响和扰动。

据了解,那拉高速公路在设计中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保护”的理念,综合考虑沿线社会、经济、环境要求,实现了公路与自然、社会及其他人工系统的整体协调和全面发展。

“我们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进行的选线设计。”那拉高速公路设计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选线时充分结合了拉萨市、那曲市及沿线城镇总体规划,遵循“靠而不进,离而不远”的原则,尽量避开了水库、村镇、文物古迹等环保敏感点。

对于平原及微丘路段,尽可能降低路基高度,低路基采用缓边坡设计;山区路段,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宜桥则桥,宜隧则隧,使公路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高寒草甸路段,尽可能绕避以减少占地,对临时用地,施工完成后均及时采取措施恢复生态。

在路基防护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边坡稳定性要求,以植物生态防护为主、工程防护为辅,确保路基稳定并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在弃土场的选择上,为保证公路运行及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渣场尽量布设在山凹地或上游来水较少的沟谷中,同时尽量少占用耕地,充分利用荒坡、荒地。

桥梁设计则在结构合理性与安全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桥面驾驶人员的视觉感受,特别注重桥型设计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隧道设计则本着“早进洞、晚出洞”“零开挖、零埋深”“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等原则确定洞口位置,使洞口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这条高原新天路在设计、建设中还格外重视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从设计源头上便突出了公路的防灾避灾、抗震减灾等功能。

精细管理 品质工程新名片

在高海拔高寒地区建设公路,既要攻克巨大的技术难题,又要克服高原特殊气候、地质条件给施工人员带来的重重考验。面对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建设者在工程施工管理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介绍,那拉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法,坚持管理与科技创新,按照“管理精细化、质量品质化、进度目标化、安全制度化、环保措施化”的要求开展施工管理。

在质量管理方面,严格落实施工规范,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都达到验收标准。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严格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把材料质量关,不合格材料不允许进场,严格首件(试件)认可制度;严格质量控制过程,做到细化事前控制、强化事中控制和重视事后控制,不留质量隐患,全过程实现了对工程质量的把控。

在安全管理方面,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交通运输部、西藏自治区相关规定,建立了安全管控体系,项目指挥部与各参建单位分别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严格执行“平安工地”和“红黄牌”考核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各标段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部达标并取得相关证书;各参建单位全部建立健全了科学、合理、具有可实施性的安全管理专项方案、预案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在环水保管理方面,项目从开工前就做足功课,指挥部要求所有参建单位加强培训教育,做好环保、水土保持现场管理的前期工作,成立安全、环保、水土保持工作小组,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监督。项目指挥部与各参建单位签订环保责任书,严格按照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及地方环保部门相关工作要求,确保水土、环境保护到位,实现了工程建设中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指挥部和各参建单位始终以“创建品质、保障安全、绿色生态、科技引领、民族特色、社会认可”为目标,通过精细化管理科学施工,高质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为西藏交通运输行业打造了一张漂亮的新名片。

科技支撑 高原筑路新引擎

藏北高原属于亚寒带地区,高寒缺氧、风沙大、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且那拉高速公路几乎全线穿越季节性冻土区,施工难度极大,但这也激发了工程技术团队攻坚克难的斗志。依托那拉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技术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研工作,全面提升了青藏高原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


为破解特殊气候条件下路面施工的技术难题,工程项目部成立了以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高工李善强博士为组长的五人科研攻关团队,他们以那拉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为依托,扎根一线,开展藏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历时500多天,攻关团队终于研发出一套适合当地实际、又可复制推广的路面施工关键技术,包括集料高规格加工,沥青指纹检测,强骨架密实级配优化设计,低氧环境下拌和楼效率提升、多变天气下沥青混合料保温及路面平整度控制,基于红外热像、三维激光、三维雷达的全断面全深度施工均匀性控制技术等14项创新技术。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大幅提升了那拉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品质,降低了路面养护维修费用,还可减少道路频繁维修带来的交通拥堵及不良社会影响。

此外,工程建设中开展的高海拔高寒地区高等级公路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分析各种驾驶环境下驾驶员的生理数据,建立了驾驶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对驾驶员的高原反应等不良情况可进行及时发现和预警,从而有效预防因高原恶劣驾驶环境影响驾驶员判别能力而诱发的交通事故。


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科研团队根据这一特点积极开展高等级公路服务区绿色建筑太阳能利用设计原则及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研究提出了服务区供暖热负荷计算指标及方法;提出了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参数、太阳能蓄热装置设计参数、辅助供暖装置设计参数、太阳能系统自动控制设计参数等,详细分析了各关键设计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合理取值;结合西藏气候特点和供暖需求,对那曲至羊八井段太阳能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实现了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服务区实施绿色建筑太阳能供暖的目标。

为提高交通标线的使用耐久性和检测技术水平,科研人员还开展了西藏地区热熔型路面标线耐久性提升及相关检测技术研究,并结合西藏的气候特性,开展了路面标线病害影响因素和机理的研究。针对标线逆反射亮度指标快速检测的研究进行了前期实际调研,并在部分路段开展现场检测试验,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数据。

那拉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坚持科技创新,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破解了工程建设中的一系列难题,支撑了工程建设,提升了西藏公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舒适性、高效性,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素材来源: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中交报在路上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