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7736920826

行业新闻

城乡规划的转变回归

本站     2017/10/13 10:38:33    

作者:官大雨(中规院副总规划师)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新要求,总体来看将促进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在“价值取向、目标理念、发展模式、功能作用、视角范围、主体形态、组织方式、主导范式、建设重点、工作方法”等方面的转变回归:


规划的价值取向由注重“物”的规划到注重“人”的规划转变


强调由注重经济驱动的传统发展观到注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转变,强调注重“物质”空间规划到注重以“人的需求、人性化”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转变。


人的本质是社会人,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的本质体现了人的本质,城市规划的本质是(广大公众参与)一项社会活动与社会实践,规划必须体现和坚持为民服务最本质的价值取向。


规划的目标理念由注重“量”的规划到注重“质”的规划转变


强调由注重城市经济发展数量(速度、规模)到注重城市发展质量的转变,强调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居民生活质量和“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规划目标理念转变。


人、城市、城市规划的关系其实质是“人、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人的需要决定了城市的产生,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又延伸了人的需要,城市规划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活动空间和人居环境,引导城市进一步合理发展。


规划的发展模式由注重“外”的规划到注重“内”的规划转变


强调由注重城市“外延扩张”到注重城市“内涵、紧凑、集约、高效”发展模式转变,强调注重“扩张性规划”到注重“限定城市开发边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发展模式转变。


城市发展之道在变,而规划底线在“守”。“维护公共利益”是规划工作的职业性质,规划在“协调”多元利益中面临挑战,“公共资源、环境、安全、设施”等公共利益的规划保障是我们坚守的底线。


规划的功能作用由注重“用”(术)的规划到注重“管”(治)的规划转变


强调由注重“空间利用”的规划到注重“空间管制(管治)”的规划转变,强调注重空间规划配置“技术”规定到注重市场配置的空间规划综合“管控”(“治理”)政策安排的功能作用转变。


作为空间政策手段的城乡规划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先导引领作用,而表面的“龙头”与实际“工具”的巨大落差,值得我们正视或加勉?反思与改进?


规划的视角范围由注重“城”的规划到注重“乡”的规划转变


强调规划从“城市”单视角到“城乡”双视角规划的转变,强调注重“城市”空间规划到注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区域空间视角范围的规划转变。


从“以乡促城”到“以城带乡”、到“城乡一体化”要求,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国家法律制度、一级学科的安排,走过了漫长的历程。我们从国家到省市县各层级“城乡一体化”区域空间规划的研究探索实践,增加了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做好城乡规划是我们的职责。


规划的主体形态由注重“点”的规划到注重“群”(网)的规划转变


强调由注重各大中心城市“据点型”发展,到注重以“城市群”(网络型、网络化)发展作为规划主体形态的转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各类城乡居民点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实施“引群、控特、限大、放中小”的城市总体发展思路,引导(培育)发展城市群,严格控制特大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鼓励(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积极(有重点)发展小城镇,将形成城市群与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总体发展方针”?这是我们在城乡规划中应研究把握的。


规划的组织方式由注重“上”的规划到注重“下”的规划转变


强调由注重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到注重公众社会参与、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规划组织方式转变。


规划师从“为民”规划、到“与民”规划、到“作为市民”来规划的角色转变,要不唯“上”,要能说“不”、要敢说“不”、要巧说“不”,“提高规划编制民主化水平”还需要从我们做起。


规划的主导范式由注重“增”的规划到注重“存”的规划转变


强调由注重城市用地“增量”到注重用地“存量”规划转变,强调注重“老城区、旧厂房、城中村的改造和保护性开发”,强调注重“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的规划主导范式转变。


从“规划色块”到“改变色块”的规划,难度更大,求真问题、讲真道理、做真规划,“提高规划编制科学化水平”还需要我们下真功夫。


规划的建设重点由注重“新”的规划到注重“特”(美)的规划转变


强调由注重“功能型新城”建设发展的规划到注重“特色型城市”(美丽城镇)建设发展的规划转变,强调注重“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规划建设重点转变。


 “千城一面”城市特色危机的后面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的危机,尊重自然、尊重本地文化、尊重普通人的需求与归属感,规划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


规划的工作方法由注重“大”的规划到注重“小”(微)的规划转变


强调由注重城市“大新区、大马路、大广场、大绿地、大拆、大建、大手笔”发展建设规划到注重城市“小街区、小社区、小型设施、微绿地、微空间、微更新、最小环境影响”的发展建设规划转变,强调由粗放(粗线条)的规划到注重细节、精致化规划研究转变,强调注重以“微循环”、“低环境冲击”的规划方法转变,强调更加注重“城市设计”工作方法的转变。


“城市设计”是落实规划的重要技术手段,“微规划”时代,高品质城市空间环境的创造,更需要城市设计发挥作用,规划中更需要融入城市设计的工作方法,进一步研究改进“规划设计”融合的体制机制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新型城镇化推进户籍、土地、财税、住房、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制度(体制机制)的改革,将对城乡规划设计技术、法规、管理制度(体制机制)的改革带来重大影响,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开展城乡规划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目前过渡阶段改革目标的研究。


文章来源:《城PLUS》、规划师杂志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