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在施工阶段如何通过移动APP和无人机巡检实现实时监控?
本站 2025/5/9 9:43:42
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在施工阶段通过移动APP与无人机巡检的协同应用,实现了施工进度、质量及安全的全流程实时监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移动APP的实时数据采集与交互
施工过程数字化记录
施工人员通过移动APP实时上传施工日记、现场照片及视频,记录工程位置、建设内容、材料进场等数据,确保施工动态透明化。例如,施工队伍可标注机械使用量、人员数量,并通过APP提交质量验收问题,实现施工日志的数字化存档。
进度与质量动态监控
管理部门通过APP远程查看各标段进度,包括工程量完成率、隐蔽工程影像资料等,并利用平台内置的预警功能对设计不合理、材料供应等问题进行标记和派单处理。
多端协同与权限管理
APP支持施工方、监理方、管理部门等多角色协同操作,通过权限分级实现数据共享与任务分派。例如,监理人员可通过APP远程审核施工日志,农户也能通过“随手拍”功能上报问题,形成多方联动的监管网络。
二、无人机巡检的智能化监测
高空巡查与全域覆盖
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遥感设备,定期对施工区域进行航拍,快速识别未达标区域(如沟渠损坏、违规占地等),并通过AI图像分析生成问题报告。
施工质量与安全监管
无人机通过热成像、多光谱等技术监测施工材料质量(如混凝土浇筑温度)及作业规范,实时回传影像至管理平台。同时,结合GIS地图定位,可精准识别施工偏差(如道路走向偏移),避免返工。
数据融合与智能分析
无人机采集的影像数据与移动APP上报的施工记录在平台中整合,利用大数据分析生成施工质量评估报告。通过对比设计图纸与航测数据,自动识别土方工程量误差,辅助决策优化。
三、移动端与无人机的数据协同机制
实时传输与联动响应
无人机巡检发现的异常(如排水沟淤塞)会即时推送至APP,施工人员收到通知后现场处理并上传整改照片,形成“发现-派单-整改-验收”闭环。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管控
无人机航测数据结合BIM技术构建施工区域三维模型,施工方通过APP查看模型与实际进度的对比,管理人员则利用模型预演施工风险。
综上,移动APP与无人机巡检通过数据采集、智能分析与多端协同,构建了覆盖施工全周期的数字化监控网络,显著提升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与效率。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